24小时qq快餐妹_全国同城空降快餐群_微信二维码叫小妹150_全国高端大圈经纪人微信

无标题文档

当前位置: 焦作文明网
窗帘“有约”幸?!奥瘛薄绰泶迩飞缜绾位婪⒒阒卫硇禄盍?
编辑: 秦佳佳   来源: 焦作日报   时间: 2025-05-06

 

  开春至今,我市马村区冯营街道东苑社区频频“出镜”——

  3月11日,《新华每日电讯》发表专题报道,多角度聚焦河南省党建引领基层高效能治理成效。报道中,东苑社区的窗帘之约,打动了很多人。

  3月23日,《河南日报》以《窗帘之约里的“母女情”》为题,聚焦东苑社区41位微网格员与68位独居老人相依相守的暖心故事。

  ……

  在大报台网频频“出镜”的东苑社区,其实原来的处境曾经很“尴尬”:辖区位置偏远,50多栋居民楼大多建于20世纪七八十年代,老旧楼院密集、基础设施落后,留守居民多数为老年人。

  然而,就是这样一个位置偏、基础差的社区,却在党建引领基层高效能治理的焦作实践中完成“华丽转身”——

  近年来,社区先后获评“河南省综合减灾(安全)示范社区”“河南省老年友好型社区”“焦作市优秀志愿服务社区”“全市新时代‘枫桥经验’先进典型”等;连续两年创成河南省“五星”党支部。

  众多荣誉背后,是社区实现基层治理效能和群众满意度的双跃升。

  近日,记者走进东苑小区,聚焦该社区如何以“党建+治理”为轴心,以“微网格”激发“大效能”;如何通过构建“党建引领、多元共治、服务创新”的治理新格局,将基层治理的“最后一公里”转化为服务居民的“最美零距离”,让窗帘“有约”,助推幸福“满格”。

  网格管理 

  凝聚基层治理“微力量” 

  4月21日清晨,东苑社区微网格员吴春霞如约来到西街3号楼,独居老人杜大爷准时拉开窗帘。

  前段时间,杜大爷的一次突然“失约”,可吓坏了吴春霞。

  2月底的一天清早,正在走访的吴春霞刚走到楼道口,便看到下楼倒垃圾的杜大爷面色苍白,险些晕倒。

  万幸,吴春霞就在身边,赶紧搀扶。担心老人没吃饭血糖低,她赶紧招呼附近居民端来小米粥??辞榭雒缓米?,又拨打120并联系家属。吴春霞一直在身边贴心照顾,直到杜大爷被送医院后转危为安。

  这个看似偶遇的“万幸”事件,其实是社区的常规“约定”使然——

  “前段刮大风,13号楼一户人家没人住,老旧木框窗户眼看就要掉下来了。居民回不了家,是咱网格员贾旭海帮忙开门,义务维修门窗,消除隐患?!?/p>

  “7号楼三家因房屋漏水闹纠纷,网格员陈玉兰多次调解,公平公正,让矛盾化解。”

  在东苑社区,居民都能讲述微网格管理的故事。

  “在党建引领基层高效能治理的道路上,社区坚持以微网格管理为核心,让‘小网格’撬动治理‘大效能’?!倍飞缜持Р渴榧切煨阋端?。

  在社区党群服务中心,一张网格分布图清晰明了。

  “社区—全科网格—微网格”三级治理架构,将社区2个全科网格细化为51个微网格,每个微网格覆盖约10户居民,形成“网中有格、格中有人、人尽其责”的治理格局。

  “微网格员作为基层面对群众第一线的‘战斗员’,责任重大?!毙煨阋端担攵晕⑼裨钡摹把 焙汀肮堋?,社区也有贴心考量。

  按照“联近联亲联熟”原则,通过“个人自荐+群众推荐”方式,社区选聘51名威望高、公益心强的党员居民担任微网格员,承担政策宣传、矛盾调解、代买代办等各种工作。

  通过“经济补助+思想鼓舞”双向驱动,构建长效激励机制,与28家商户合作推出“网格商户一家亲”消费优惠;每季度评选“金牌”微网格员,年度评选“五星”微网格员,并进行相应奖励;每季度组织微网格员开展学习,通过晒比评、擂台赛,营造比学赶超的氛围。

  在此基础上,社区深入推进“微网格+微治理+微服务”模式,通过“每日走访排查+每周例会”制度,动态更新居民信息,做到基础信息不漏项、社情民意不滞后、问题隐患全掌控。今年以来,已累计解决邻里纠纷、环境卫生等问题190余项。

  多元共治 

  汇聚社区治理“向心力” 

  社区治理,离不开居民的积极参与。

  4月14日上午,在东苑社区邻里议事厅,一场议事协商会议召开。

  居民反映了几个问题:前两天持续刮大风,一些垃圾被刮到楼道或墙角处,有卫生死角。此外,一些树木枯枝没有被及时清理,很不安全。

  会后,社区马上核实情况,并于次日下午开展集中行动。

  社区工作人员、微网格员、党员和群众代表分成多个小组,对卫生死角、枯枝等进行清理,消除隐患。

  当居民意识到自己的每一句话、每一个建议都能得到重视,并转化为实际行动时,其参与社区治理的热情便会被极大地激发出来。

  4月21日,记者在社区看到,微网格员和居民一起在游园进行绿化养护。

  “社区服务周到细致,居民都很感动。遇到什么事,大家都会支持社区!”几位居民有相同心声。

  “基层治理需要发动群众,社区通过搭建协商平台、培育自治组织等,不断推动治理模式从‘政府主导’向‘共建共治共享’转变?!毙煨阋端?,推进共治多元,社区打出了“组合拳”。

  首先是通过文化浸润,凝聚社区共识。

  在东苑社区,除夕夜有“浓浓饺香 暖暖温情”包饺子活动、七夕有“缘聚七夕,爱满冯营”活动、重阳节有“金秋重阳日,敬老送温情”活动等。

  利用传统节日打造的接地气活动,实现了“聚人气,促和谐”的效果。

  为引导“你、我、他”进一步参与到社区治理中来,让微网格服务更有力度,东苑社区还抓住“协商议事在一线,同心协力解难题”这一核心。

  打造邻里议事厅,推行“周四邻里议事日”制度,急难愁盼问题现场解决;开展“本月我站岗”活动,组织发动居民参与微网格工作;打造由社区微网格员、党员、老干部、热心居民等组成的“小板凳调解队”,重点解决矛盾纠纷,助力社区和谐稳定。

  在东苑社区,居民逐步从社区治理的“旁观者”转变为“合伙人”再到“当家人”。

  今年以来,通过协商议事等已累计解决排水管道堵塞、乱堆乱放、私搭乱建等“小区病”158个。在“小板凳调解队”的助力下,已累计调解各种矛盾纠纷107起。

  精细服务 

  增强社区居民“幸福感” 

  作为直面群众的“最后一公里”,社区必须把为民服务做深做细做到位。

  重点以“服务温度”提升居民“幸福指数”,针对辖区老龄化突出这一问题,东苑社区正是以“一老一小”需求为导向,打造了一批立得住、叫得响、过得硬的特色服务品牌。

  每天早上,陈有花老人醒来第一件事,就是走到窗边、拉开窗帘,跟微网格员“对暗号”。窗帘拉开,表明一切平安。没有拉开,微网格员便会立即前往家中查看,防止意外发生。东苑社区窗帘之约的故事,如今已经广为传播。窗里窗外的温暖约定,感动了很多人。

  社区与百姓之间的约定,并不仅仅局限于窗帘之约,“一条被子”的双向奔赴,更是传递温暖13年。

  2012年的一天,徐秀叶入户走访时发现,多名老人的被子发黄并散发异味。随即,她带领社区工作人员走遍60岁以上的老人家,收了260条旧被褥,用13天时间拆洗一新。从此,社区把帮助老人拆洗被褥作为“固定动作”,已有1500余条。

  一个窗帘,一条被子,让科技时代的人际关怀回归最质朴的牵挂,也是东苑社区创新服务的一个个缩影。从窗帘“有约”到幸?!奥瘛?,社区在基层治理上的用心探索,逐渐“换档升级”。

  社区打造面向高龄老人、残疾人、困境儿童等群体的“爱心之家”,梳理建立生活救助、临时救助等41项社会救助政策,学习教育、心理健康等9项帮扶服务清单,推动救助服务全覆盖、零遗漏、真见底。

  构建“一中心、两平台、三级服务体系”三位一体的养老服务格局,为65岁以上老人发放“助老卡”,提供助餐、理发等18项免费服务;为70岁以上老人免费发放智能手环,实时监测健康信息。

  打造集学习、就餐、休闲等12项功能为一体的邻里中心,摄影、烘焙等6家社会组织定期开展活动,构建“200米”邻里服务圈;10名微网格员成为20名困境儿童的“童伴妈妈”,提供作业辅导、亲情陪伴等服务。

  今后,东苑社区还将继续坚持党建引领基层高效能治理,紧扣“党建+网格+大数据”模式,持续深化“微网格+微治理+微服务”机制,进一步增强辖区居民的获得感、幸福感(记者 杜挺勇 )

 
 
版权所有©焦作市精神文明建设办公室